来源:智慧农业
时间:2021-10-29 16:42:46
浏览量:Loading...
一、高标准农田信息管理系统
高标准农田信息化建设包括应用系统建设和智能设施建设。
智能设施包括支持县区级平台运行的管理配套设备和高标准农田信息采集设备。应用系统是由高标准农田地理信息一张图、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管理系统、耕地质量监测系统、农情监测系统、农技专家指导系统、农田社会化服务系统和农田管理APP组成。
高标准农田信息管理系统将紧紧围绕《高标准农田建设通则》内容要求,重点关注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管理和高标准农田质量提升两方面问题。
根据国家、省、市高标准农田建设相关管理办法,运用信息技术对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选址设计、项目建设过程、项目验收、项目运行维护等信息化管理,提高项目信息化管理水平;同时将传统的农学、土肥等农业技术与计算机信息技术相融合,提升农田土地质量,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负责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农业管理部门顺利获得监测设备采集高标准农田信息数据,发挥农业、土肥、农经、遥感方面专家专业技术特长,推广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中的运用,进行农业生产指导与服务。
二、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内容
为保障高标准农田信息管理系统真正发挥作用,形成运行可靠,联系紧密的系统,不造成碎片化,甚至流于形式情况的发生,做到全区一盘棋,按照统一方案、统一方式进行建设。
(1)建设数据收集和应用中心、固定式监测站传感器布设、移动式监测站设备配置。
(2)建立高标准农田项目信息化管理的标准,并召开包括项目审批、立项、建设进程、验收等信息的档案管理,尤其将项目区范围、高标准农田范围、基础建设内容、土壤耕地质量提升内容等工作根据相关政策文件要求上图入库;定期或不定期用无人机对整个高标农田工程建设过程进行状态监测;整理已建成高标准农田上图入库资料,并按照市、省以及国家对高标准农田资料的要求进行统一整理存档。
(3)召开高标准农田种植农作物种类识别与面积监测、农作物长势、估产、自然灾害预警监测与评估等遥感监测技术研发和应用,给予种植作物和面积监测成果;将测土配方施肥、植保监测历史数据整理入库;接入气象、农业经济等数据,掌握各地农田气候差异,便于决策分析。
(4)开发具有定位功能、适用于植保调查、农作物常规田间调查、测土配方取样调查、高标准农田技术设施运维巡检等多功能APP,实现采集数据互通共享的原则;研发主要农业灾害自动化预测、监测与评估技术,形成一套成熟的技术体系,物化遥感长势监测和估产技术,为农业生产给予扎实的服务;全面运行区区高标准农田信息管理系统。
三、高标准农田信息管理配套设备
智能设施设备建设主要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是高标准农田信息管理配套的设备,包括数据存储处理设备、显示器、外业移动端工作设备;
第二是高标准农田信息采集设备,具体分为两个字部分,分别是固定式监测站和移动式监测站,负责气象、虫情的监测和农田生长状况的测量、管理。
(1)基础服务器(含机柜):用于数据存储、处理,搭建系统平台。
(2)工作站:配备高性能的工作站,为专业软件安装给予环境,提高信息化办公水平,召开信息化工作。
(3)笔记本:配备高性能笔记本,实现移动办公。
(4)显示屏幕:用于项目信息展示、汇报研讨、决策指挥等工作。能够支持电脑投屏、视频会议等。
(5)外业工作手簿:平板电脑,具有GPS高精度定位功能,嵌入土壤、农技、设施巡查等农田管理APP调查工作软件。
四、建设固定式监测站
(1)农业小型气象站
高标准农田农作物种植区域安装小型气象站,实现田间小气候的实时观测。采集空气温度、空气湿度、风速、风向、露点(温度)、降雨量、日照时数、大气压、土壤温度、土壤湿度、土壤EC值等。农田土壤温湿度监测包括10cm、20cm、30cm、60cm不同土层深度的数据采集。
(2)虫情智能化监测预警设备
高标准农田农作物种植区域安装虫情智能化监测预警设备,实现田间虫害发生情况的监测及开展情况的预测。由虫害监测智能网关、虫害物联网数据分析系统、智能虫情测报灯、害虫自动性诱监测仪和太阳能供电系统组成。
(3)农业园区视频监控设备
安放于农田水利设施旁,发挥安保作用。或安放高标准农田内监测作物生长情况。
五、建设移动式监测站
(1)无人机航测飞防系统
选用安全性和稳定性较高的专业航测无人机,搭载传感器(五镜头摄影测量传感器、多光谱仪)进行航测、工程巡察、农作物长势以及灾害的监测;发生病虫害时启用优良机械性能的飞防无人机进行治理。
(2)工程监管单兵巡视仪
具有打开、定位、音视频监控录像、SOS报警呼叫、4G无线数据传输等功能,辅助工程监理等人员记录监理工作过程。
(3)野外农田速测设备
配备叶绿素速测仪,快速诊断农作物的生长健康状况。配备土壤水分速测仪,实现农田水分快速测量。便于农技人员、农业生产者快速掌握农田状况。
六、建设高标准农田的预期效果分析
(1)规范高标准农田项目监管,维护国家粮食安全
依据国家相关标准,建立高标准农田建设从选址立项到建设验收各阶段,项目承担单位提交材料的标准,由项目承担单位按要求向平台提交各阶段材料,包括项目建设单位、项目投资、农田权属、建设内容的所有建设内容的矢量数据、建设过程中带坐标的图片等,政府部门仅负责项目各阶段的监督与管理,减少奔赴项目区的次数。逐步、全面摸清高标准农田家底,将高标准农田作为区各级粮食安全工作的重要抓手,稳步提高农田产能。
(2)实现高标准农田“一张图”管理和日常化监管
系统集数据录入、数据管理、统计分析和综合管理等功能为一体,便于部门领导直观掌握项目的空间布局、项目位置和面积交叉情况等信息,实现对高标准农田建设全面全程、实时动态管理,为政府部门决策给予了扎实数据支撑。
(3)创建融合开展的平台,促进农业产业链完善与健康开展
结合我国现阶段农业生产的特点,农业产业化的开展需要政府良好政策的支持,大学优秀从业人员的培养,科研机构先进技术的研发与推广,也需要大量资金对产业链的组建,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农业产业最重要的要素、是产业链的初始环节,本系统的构建将为政、产、学、研、资给予一个友好开放的平台,能够促进农业产业链的完善与健康开展。高标准农田信息化管理系统将为农业局带来显著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也将为我国高标准农田的信息化管理给予宝贵的经验。
Copyright 2021山东qy千亿球友智能通信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鲁ICP备20020223号-4技术支持 云优网络
0531-59723816
13864080101